我院成功開展無造影劑血管內超聲指導下PCI手術
作者:顧崇懷 龍皖江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7-05 瀏覽:1595次 一審:龍皖江 二審:張冰 三審:朱娟
近日,我院心血管內科冠心病亞??茍F隊率先在皖西南地區(qū)開展無造影劑血管內超聲指導下的PCI手術,成功救治了一名高危冠心病患者。該技術的成功開展,為冠心病患者,尤其是對伴有造影劑過敏或者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帶來了福音。
陳先生,53歲,1個月前因"急性前壁心肌梗死"急診就診于我院,冠狀動脈造影結果提示:左前降支(LAD)中段病變狹窄95%狹窄,對角支近段狹窄90%,;回旋支(LCX)遠段彌漫性病變30%狹窄;右冠狀動脈(RCA)全程彌漫性病變近段最重處90%狹窄,中遠段50%狹窄。急診于LAD中段植入一枚支架后狹窄解除。但患者術后出現(xiàn)嚴重造影劑過敏反應并出現(xiàn)過敏性休克,經(jīng)積極搶救后生命體征恢復正常并康復出院。但患者RCA仍殘余嚴重狹窄,在家活動時仍有胸悶胸痛癥狀,于是再次來到我院心內科就診。鑒于患者過去對造影劑的嚴重過敏反應,如果不采用造影劑直接進行手術,無疑增加了冠脈造影手術的難度及風險,這使得醫(yī)生面臨了巨大的挑戰(zhàn)。
“在常規(guī)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(PCI)中,造影劑就相當于一盞“指路燈”,醫(yī)生可以隨時通過推注造影劑顯示血管的走行和導管、導絲、球囊的位置,也可以精確定位支架的位置。但對于造影劑過敏、腎功能不全患者,造影劑的使用卻被視為禁忌。失去了造影劑的指引,如何操作始終是困擾所有介入醫(yī)師的難題?!备痹洪L喬銳介紹。
為克服造影劑過敏這一難題,心內科團隊在副院長喬銳、科主任項學軍的指導下,反復嚴密判讀患者第一次造影情況,縝密評估患者病情及手術風險,經(jīng)過多次討論以及與家屬充分溝通,最終決定運用IVUS(血管內超聲)指導下“無造影劑”PCI技術處理RCA病變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。術中,喬銳副院長憑借豐富經(jīng)驗和技術,成功在無造影劑指導下將導絲送至右冠遠端,但患者RCA近段病變嚴重,IVUS導管不能通過病變,遂在病變處用半順應性球囊進行擴張后,順利使用IVUS對冠脈病變程度、性質、長度及支架理想落腳點經(jīng)行仔細分析后,最終成功在RCA近中段植入2枚支架,術后再次使用IVUS對支架膨脹、貼壁情況進行了優(yōu)化處理和評估,實現(xiàn)冠脈精準治療。目前,患者恢復狀況良好,胸悶胸痛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。
“血管內超聲技術簡單通俗地說,就是在心臟血管內做超聲檢查,將微型化的超聲探頭通過導管送入血管腔內,從而獲得管壁在內的橫截面圖像。精細程度堪稱心血管介入術中醫(yī)生的‘火眼金睛’?!表棇W軍介紹說,“近年來,借助血管內超聲(IVUS)影像指導的無造影劑介入治療技術在國內外方興未艾,對于造影劑過敏或腎功能不全患者的介入治療具有重大臨床意義。但此項技術對介入團隊要求極高,術者及團隊必須具備對冠脈解剖和血管內超聲圖像的深刻理解,憑借熟練的操作經(jīng)驗,借助IVUS影像定位來完成手術。”
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,不僅是對我院心內科技術實力的有力證明,也標志著醫(yī)院在心血管介入治療領域達到了新的高度。這一技術不僅解決了患者因造影劑過敏而無法接受常規(guī)治療的難題,還為更多類似情況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希望。我院心血管內科是“十四五”時期安徽省臨床重點??疲彩菢藴拾嬷袊赝粗行?、心衰中心、房顫中心及高血壓達標中心、安慶市胸痛中心聯(lián)盟牽頭單位,長期擔負著安慶及周邊地區(qū)心血管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。未來,心血管內科團隊將繼續(xù)秉持“以患者為中心”的理念,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,為更多患者提供優(yōu)質的醫(yī)療服務。